椁的读音是[guǒ],含义有:
1、棺材的外层:盖椁。
2、古代椁制:甲椁。
椁,从尸从椁,椁之意亦当从尸,椁之言固也,棺有大盖,椁有外盖,犹今之三夹板一木箱式样也,棺为内椁,椁为外椁,椁与棺相合,则四壁皆固,故称棺椁。《周易》曰:“井上有木曰椁。”棺椁者,所以藏尸者,人死而魂魄归之也,人成材其久远矣,故棺椁之制,因时制异,天子之棺四重:衣以罗锦,以养肌肤;棺再重,中一重以板心(楠木)为之;又重而椁(以柏为之);又重而土,诸侯非其等,不得用金石;大夫、士不独以衣入椁,此棺椁之制也。
在古代,棺椁的形制和用材是有严格等级规定的,天子棺椁四重,为天子诸侯所共有,而大夫、士棺椁只有两重,天子诸侯的棺身可用金玉珠玑等物陪葬,而士则不得以衣箱入棺。
在古代墓葬中,棺椁的形制和墓葬的规模是墓主身份等级的象征,棺椁的形制也是墓主社会地位的体现,在商周时期,只有贵族才能使用棺椁,而平民只能使用木骨涂漆的“瓮棺”葬具,墓主死后的遗体放置方式也是棺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古代丧葬习俗中,死者的遗体通常会被放置在棺内,而棺椁制度则规定了棺的形制和用材等细节。
除了棺椁制度外,古代丧葬习俗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规定和禁忌,在埋葬死者时,需要遵守“不语”的禁忌,即不能向死者询问任何问题;同时还需要遵守“不哭”的禁忌,即不能让生者哭泣哀悼死者;此外还需要遵守“不食”的禁忌,即不能在埋葬死者后进食等,这些禁忌和规定都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尊重和敬意,同时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。
棺椁制度是古代丧葬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,它不仅体现了墓主身份等级和社会地位,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特点。